是谁让宁泽涛“太爱自己了”?     《东方体育日报》2月24日“棋从断处生”专栏     说得好听一点,宁泽涛被中国游泳队调整回了原单位。若是说得更直接一点,宁泽涛已经被中国游泳队开除了。而且文件签署时间是2016年10月18日,但公之于众却已是2017年的2月22日。一份压了四个多月才被公开的内部公函,拖到现在才上网曝光,可见“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对宁泽涛过度的商业秀,已经忍无可忍。     一个“双输”局面的形成,必有其“祸源”出处。坦率的说,宁泽涛“溺水”的根子还是因为在利益面前太爱自己了,自以为“客大”就可以任性“欺店”了。     关于“宁泽涛被开除事件”的前前后后,一直都比较关注,而且离矛盾的双方又都很近。顺着头绪向前梳理,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宁泽涛夺得男子100自金牌之后,舆论界的赞誉,热捧,膜拜,跪舔……达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当娱乐至死的歪风邪气袭来,让宁泽涛及他身边的团队也进入一种“忘乎所以”。谁若批评宁泽涛,必然会遭到一堆“网络雇佣水军”的疯狂谩骂,哪怕是国家游泳中心主任和中国游泳队的领队都不能幸免。如此丧心病狂的“网络水军”娱乐手法,让宁泽涛遍地树敌。     厉害了,他的包子粉丝!毁灭了,他的游泳天赋。     去年4月在佛山,在奥运会游泳选拔赛的世纪莲游泳馆。曾亲耳听某教练对宁泽涛说“刚才进来那个女记者,见到你就抛了个媚眼……”。哇塞,调侃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我们贫下中农差点晕过去。难怪在某些媒体上只能听到对宁泽涛的“单边”赞美,看到宁泽涛“单方面”的说辞,却一直见不到中国游泳队的官方说法?原来“娱乐至上”的体育媒体也被“媚眼”话语权了,直至发不出客观公正的声音。     如果矛盾是双方的,再没有冷静公平的媒体声音,往往就容易造成迷失自我的一方“肆无忌惮”。从宁泽涛违反规定的三条具体说法来看,都是被“骄纵”而产生的直接后果,太爱自己了!太把自己放在规则之上了。宁泽涛不是职业运动员,他不可能走李娜、丁俊晖的职业商业路线。且宁泽涛的100米自由泳成绩,虽然拿到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但也是空前绝后,在世界泳坛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夺冠优势。     某可乐是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美国奥委会就是再牛,也不会签约另外一家可乐,这是体育商业的红线规则。宁泽涛就差那么一个代言客户吗?偏偏要触碰中国游泳队的同类合作伙伴?这明显就是客大了要欺店。我以为,这不该是宁泽涛的个人选择,看来定有背后的利益驱动。当中国游泳队需要宁泽涛游一棒4X200米接力,努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时,有一种胡搅蛮缠的声音却说“宁泽涛是游100米自由泳的,不能游200米”。明显的混淆概念,把游一棒接力狡辩说成改游200米……。     是谁让宁泽涛“太爱自己了”?是娱乐体育?是幕后利益?还是粉丝盲目捧杀?这是当今中国体坛所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中国游泳协会没什么问题,该坚持的原则就该坚持。如果中国游泳队这个问题都处理不好,将来不知道哪个游泳高手还会溺水。     唉,多好了一个游泳天才,愣是被商业、利益、愚蠢给捆绑了,哪还游得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