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过两千多年,灵渠焕发新活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24
淌过两千多年,灵渠焕发新活力

灵渠大、小天平记者何平江摄

修葺后的灵渠已实现部分通航。(兴安灵渠申遗办供图)

□本报记者桂晨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与长城遥相呼应的国宝、桂林乃至广西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湘漓之水在灵渠从容流过了2200多年的岁月,为民族融合、商业沟通、文化传播等历史细节都打上了独特的注脚。

2018年8月,灵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双遗产”申报工作再进一程。自2012年灵渠被国家文物局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后,对灵渠的保护与挖掘不断深入,灵渠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借鉴“大遗址保护”思维持续推进遗产修缮保护

“现在灵渠申遗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1月24日,兴安县灵渠申遗办副主任、宣传教育组组长许家平在灵渠广场的工地上着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标志碑的安放工作。据悉,2月1日兴安将举行灵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标志碑揭幕仪式。他说,灵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不过是兴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

灵渠2018年8月被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之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仍在推进。就在上个月,经过一段时间的石质选材和场址规划,灵渠荣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标志碑基本成型,安放场地建设于2018年12月开工。也就在当月,兴安灵渠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工程建成封顶。

保护灵渠是一项系统工程。据了解,多年来,各有关部门对灵渠的维护一直都在进行中,对灵渠小天平和大天平进行全面维修,重新恢复了铧嘴原貌,恢复了水街原貌,增添南渠人文景观,对南渠县城段进行了全面的清淤和补漏,对坍塌的秦堤进行了抢修保护,并对北渠进行维修加固,开展防渗补漏修复。尤其是从2012年兴安县启动灵渠“申遗”工作以来,灵渠的修缮保护进入了全面加速期,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址的同时,不断挖掘灵渠承载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当前,灵渠正在借鉴大遗址保护工程实施的思路,把灵渠文物保护修缮和周边的自然景观、城市建筑景观都纳入了保护范围,开展遗址发掘和文物价值研究,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灵渠文化的展示和宣传工作。”许家平热情地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兴安县以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契机,针对灵渠渠道堤岸治理、水系维护、陡门修治、沿河人文景观延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实施灵渠保护与利用工程———结合灵渠修缮工程、南渠复航工程,启动灵渠铧嘴前方沙洲的综合治理、沿岸生态环境整治,推动两岸生态补植、花化彩化、水生态保护、石山披绿、整治污水直排、制定灵渠保护法规等。桂林作为一座水城共生的城市,对灵渠的守护与对灵渠文化的挖掘等综合施策,为“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打上了又一处生动的注脚。

兴安镇三桂村委下辖的东村位于灵渠东岸,2018年被列入灵渠沿线10个重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村落。“东村大约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大部分为季姓,是灵渠陡军季氏第十代祖季国清的后人。”兴安镇党委书记汤建国说,伴随着灵渠保护的不断推进,村庄不仅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兴安县内的文史专家对村边多座灵渠陡门,以及古桥、古墓、古碑、古井、古夹石、练功石等历史遗迹进行调研和资料整理,予以系统挖掘、统筹规划。

东村的变化只是保护灵渠的一个缩影。历史深处的灵渠,如今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不断推进,不仅仅停留在美化、亮化面上工程,灵渠历史文化在深度挖掘中全面复兴。

据了解,为进一步激活灵渠的生命力,相关部门启动实施了灵渠(南渠)一期、二期保护工程和灵渠文化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建设工程。许家平说,灵渠复航是“灵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子项目,2018年1月,古灵渠白竹铺驿站至秦城遗址约8公里的古航道复航,二期目前正在加紧施工。而位于灵渠畔的灵渠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业已封顶,外墙及主体装修和中心布展正陆续有序推进。

2200多年潺潺流淌灵渠名声在外

众所周知,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大军为征伐岭南,在湘桂走廊开凿灵渠以沟通湘江和漓江,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以此为粮道,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地区,灵渠成为岭南地区与中原之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的战略要道。

静静流淌了两千多年的灵渠名声在外。在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中,灵渠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其积淀千年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的军事作用和原生态的完整性,成为当代一笔宝贵的财富。1965年,灵渠就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灵渠,一路走来荣获了诸多耀眼的光环。

千年灵渠凝结的人类智慧令人震撼

灵渠水利工程体系由渠首枢纽、干渠(南渠、北渠)及通航、灌溉、防洪工程组成,其中干渠全长37公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灵渠成为中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对国家的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李云鹏参与了灵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被灵渠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智慧深深打动。他曾撰文表示,灵渠工程运用两千多年,其渠道线路、工程型式及主体工程的位置至今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仅有历代对洪水冲坏或日久废圮的建筑进行过修复,这充分体现了其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此外,天平、铧嘴、陡门、堰坝等控导建筑物均就地取材,型式简单但实用,建筑施工和维护更新也较方便,工程规模小,运行两千多年而没有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相反造就了一条和谐、优美的生态景观线路。

早在1986年,世界大坝委员会组织全球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到灵渠考察后一致认为,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灵渠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的7个“世界之最”:最理想的选址、最科学的大坝、最精准的铧嘴、最灵巧的南北渠、最微妙的泄水天平、最牢固的秦堤、最古老的船闸。

灵渠的独特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至今仍焕发出它特有的生命力,为世人所称道。“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灵渠的陡门可以说是世界船闸之父。”许家平向记者介绍说。湘江、漓江在兴安擦肩而过、背向而行,相隔最近处只有六米的高度落差。工程如何选址,水的坡度如何计算,都是值得今人研究、推敲和赞叹的问题。灵渠的设计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处理,如修筑堤坝时在两块巨石之间灌注铁水(即燕尾槽)、采用竖插排列的鱼鳞石结构使大坝成为整体,将泡水不腐的千年松木作为坝基组成部分,为减缓水流速度弯曲的S形渠道设计,三分入漓、七分入湘的分流计算等,都是灵渠精巧智慧的体现。

从水运交通枢纽到文化枢纽

灵渠水利工程是秦始皇征战岭南、统一中国的产物,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也因此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军事文化特点,这是灵渠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这条运河而兴起的还有文化交流融合,灵渠的建造和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统一和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也曾评价,灵渠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工程的建设史,是一部有声有色的地域文化开拓史。

许家平介绍说,经历史文化研究者考证,从秦代开凿以来,灵渠在历代航运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空间上,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漓二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北接湖湘、南连两广的水运交通枢纽,从而激活了整个中国的水域,实现了华夏一统。在秦汉时期,灵渠主要是运送军粮,守护灵渠的军事堡垒“秦城”遗址尚在。唐代以后,货物的运输日益增多,既有运送广东、广西的特产到长安的船只,也有南来北往运送粮食、食盐的船只过往灵渠。宋元期间,大量利用灵渠进行军需、赈灾物资运输。明清则是利用灵渠进行南北经济、文化交往的又一高峰,行师馈粮,商贾百货,人物流通,作用巨大。近代,灵渠的运输功能依然重要,每天客货船多时达30余艘,货运量达300余吨。至抗战时期的1938年,因军运需要,还由中央拨款府负责疏浚和修缮灵渠。直至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水运历史终结,灌溉成为其主要水利功能并进一步发展,目前灌溉面积约6万亩。

“灵渠对桂林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起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桂林城的历史是沿着灵渠从古代走到了今天,通过灵渠流入与输出,兴安成为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的文化枢纽。”灵渠研究会会长刘建新认为,灵渠是中原文化、百越文化融合撞击、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他表示,桂林无论从语言、文化还是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受到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影响。桂林官话就是西南官话的一种,与湖北武汉话极为相似,来源应该是古代的楚国、今天的湖北一带,而兴全灌资四个县的口音基本上属于湘方言。又譬如桂剧就是来源于湖南的祁剧,与祁剧在剧目、唱腔、服装、化装等方面都非常相似。

而在广西文学文艺界联合会、广西桂学研究会形成的对漓湘文化的专题调研报告中也指出,灵渠是漓湘文化圈最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也是漓湘文化一体化的关键工程。

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到,兴安人一年四季都用炭盆铁锅煮菜招待客人,与重庆人终年吃火锅如出一辙,这是长江上游的饮食文化;而从广州到梧州、平乐、桂林,到兴安水街、界首沿线都有骑楼,这是岭南的建筑文化。这与灵渠打通地域分隔密切相关。

据了解,诞生于宋代的漓江书院就建在灵渠边上,历代不少著名文人雅儒如周敦颐、范成大、刘克庄、苏东坡等曾在此讲学,为当地培养了众多人才。据统计,自宋至清,当地产生了120多名进士和202位举人。

此外,古往今来,张九龄、柳宗元、李商隐、范成大、张孝祥、刘克庄、徐霞客、袁枚直至田汉、柳亚子、郭沫若等等,都曾经往来于灵渠与桂林之间,并且留下不少诗词文章和崖壁碑刻。

挖掘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思路让灵渠千秋永固

“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对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古代水利文化遗产具有促进作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荣誉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昆仑在为灵渠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授牌时曾殷切希望,桂林、兴安对灵渠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持续推进遗产保护修缮,积极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碎片,挖掘灵渠可持续发展思路,促进灵渠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发展,为中华民族和人类保存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许家平说,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措施来保护好灵渠这份老祖宗留下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它千秋永固,更好地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不仅是灵渠历史文化研究者、兴安县有关部门的共识,也是被灵渠所润泽滋养的每一个人内心的共同期待。

据了解,灵渠文化综合性很强,与灵渠相关区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有古代军事遗存古严关等,历史遗存秦城汉墓、严关宋窑遗址等,文化遗迹《重修灵渠石堤陡门记》碑刻等,聚落遗存湖广会馆等,信仰遗存灵源寺、四贤祠等。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安贺郎歌、花园歌、马仔调、方言俚语、山歌、开山歌、灵渠古乐、民俗、饮食文化等,以及大量关于灵渠的游记、诗词、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现如今,灵渠在健行不息的运动中,仍然给城市和沿岸百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灌溉和哺育。

如何进一步推动灵渠文化的挖掘,实现灵渠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有效利用?对此,有研究者认为,长远来看,保护灵渠水利奇迹,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古运河两岸群众的支持。

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院长周有光围绕运河沿线古村落调查及其与灵渠相互作用进行过专题研究。他认为,灵渠水文化与沿线古村落民俗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古村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灵渠历史文物保护和水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

“南陡口等9个沿线古村落村民的祖先,大都从宋代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分别从江西和湖南两省,经过湘桂走廊辗转迁移到兴安灵渠边定居繁衍生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与灵渠水文化已经水乳交融,他们是灵渠水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周有光认为,发挥沿线古村落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做好灵渠保护与开发的关键一环。

许家平对此也十分认同。他告诉记者,伴随着灵渠“申遗”工作的扎实推进,不仅进一步坚定了桂林人的文化自信,更是让历史文化泽及百姓,灵渠保护依靠百姓守护,成为大家的共识。据了解,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大运河等线性遗产的保护展示工程被列入其中,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在如何惠及民生、推动发展方面对灵渠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正是遵循这一思维,全面推动灵渠这一历史遗迹的保护、修缮与利用。

新闻推荐

资料图片:气势雄伟的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记者唐侃摄□本报记者桂晨2018年,伴随着“寻找桂林文化的力...

,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